清明月时间紧迫,拍完又是踏青的路上,晚上又是吃饭,所以这个文章随便拿起手机就乱拍了,图片质量大家将就下。文案也是坐车时候写的。。。
金表一直以来的一个硬伤就是“上手死”,而这个配重版本的星期日历型就是专门针对这人群的细分市场去开发的,这个配重从宣传到大货足足几个星期,开始我就猜测这个表表应该是从机芯底盖的重量去把整表质量搞上来的,毕竟钢的密度是额定的,无论最垃圾的304还是真正达标的904其实密度也相差无几,干脆我拆开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吧,先上重量截图:
这里给一个参考基数大家,一个钢款的日志大概120克左右,一个18K全金的表基本都是150克+的,一些表带更加宽大的款式甚至达到200克左右,黄金和钢的金属密度大家搜一下资料了解。下图第一张就是配重后的全金星期日历型,第二个我就随手拿起来的一个现货PP鹦鹉螺5712,大家可以对照一下重量差异。一般二十多克的差异上手还是比较容易感知得到的。当然,这里多出来的几十克肯定不是通过改变金属密度去提升,更加不可能给你什么黄金之类加持去提升的,市面99%的假表号称什么18K金都是骗子。
开始的预判基本是正确的,机芯方面采购了定制版的3255(双历功能专用机芯),这个3255零件数比传统2836会多一些,重量上应该会有几克的增加。
重量提升最大的功劳就是底盖背面加的这个配重片,上面有一个涂层,我看不出什么材质,切开去看看就不必了。个人推断是红铜(紫铜)材质比较大可能性,这种材质才是密度高、价格不算很贵的金属。年轻一些的朋友对这种红铜和普通黄铜没什么概念的话,可以翻翻自己奶奶、太太的老古董,光绪年间、咸丰年间基本硬币就是用这种材质,拿个沙纸打磨一下可以看到里面是红色的铜材,并且这种硬币特别重手,现在的硬币都是混合的金属,对比古时候的硬币重量轻很多。
做工方面确实没什么需要特别说的了。自从N厂倒闭后,幕后的代工配件厂应该同时帮不同的厂家代工外壳之类,什么GM、GS、TW等外壳总体做工都差不多,甚至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壳厂做的,大家看到现在多了这么多乱七八糟厂都是因为做一个表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有订单每个配件发外加工就完事了。总结一下这个配重版本,虽然没有什么黑科技的地方,拆解前都知道大概会从哪些地方下手,但是价格仅比普通版贵了一丁点而已,从做戏做全套的角度来说,一步到位的代价很低,为什么不选呢?